老年人喝粥可延年益寿
粥的历史源远流长,明代医家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介绍药粥62种,清代著名医家王士雄也在他的著作中称“粥为天下之第一补物”,宋代著名诗人陆游还专门做过一首赞美粥的诗。粥不但软硬适口,容易被脾胃消化吸收,而且在食用粥时如果能与中药做成药粥,养生治病的功效就会更加明显。老年人可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,合理应用,坚持服食药粥,可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。
山萸肉粥
原料:山萸肉15克,粳米60克,白糖适量。
制法:先将山萸肉洗净去核,与粳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粥,粥熟时加白糖适量调味即成。早,晚各服1次。
功效:此粥可补益肝肾、涩精敛汗。适用于老年人肝肾不足引起时头晕目眩、耳鸣腰酸虚汗不止、小便频数等。
菟丝子粥
原料:菟丝子30克,粳米克,白糖适量。
制法:将菟丝子洗净研成细末,粳米淘洗干净。锅置火上,放人清水及菟丝子,煮沸15分钟后倒出药液,除去药渣,锅中加人粳米倒入药液及适量水,再煮至粥熟加人白糖即可。
功效:此粥可补肝肾、益精髓、明眼目。适用于老年人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、视物模糊、遗精盗汗等症。
羊肾粥
原料:羊肾1对,草果,砂仁,陈皮各6克,粳米50克,精盐,葱各适量。
制法:羊肾去膜、臊腺,切块,放人锅内,再把草果、陈皮、砂仁用干净纱布包扎同人锅,放人适量水,煮50分钟后取出纱包,放入粳米及调料,煮至米烂后食用。
功效:此粥可补肾强腰、健脾去寒,对因脾肾阳虚引起的腰酸冷痛、体虚乏力、腹泻等症有良好的效果。
山药粥
原料:生山药、面粉各~克,葱、姜各适量。
制法:先将山药去皮,洗净,切为薄片,然后捣为糊状,放锅中加人适量清水煮沸。再将面粉加人锅中调匀,而后再放人葱、姜,煮成粥糊服食,每日1剂。
功效:此粥可健脾胃、养心气。适用于老年人常见的心悸怔忡、自汗盗汗、虚劳消渴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症。
#这样吃更健康#
校稿:游金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