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是哪件事呢?你且看下去。
自古以来,脾胃就被称为“后天之本”。脾胃功能的强弱,直接关系着生命的盛衰。
脾胃虚弱的人,身体羸弱,经常生病,要么消瘦,怎么吃也不胖,要么虚胖,总是精神不振。
当下,生活节奏快,压力大,被脾胃虚弱困扰的人越来越多。其中,先天脾胃虚弱只占少数,大部分脾胃虚弱都由不良生活习惯造成。
在这些坏习惯中间,有一个是99%现代人都会犯的。
一、吃饭不专心
对于吃饭,吃什么很重要,态度也很重要——你需要专注。古人说的“食不言”是有道理的。
吃饭的时候,做其他的事情,比如看手机、看电视、玩游戏,对脾胃功能和食物消化都非常不利。
一心二用的时候,脾胃的血液供应不够,导致消化动力不足,影响脾胃功能。日积月累,脾胃就会被损伤。
别不在意,脾胃的损伤大多是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的。
因此,吃饭的时候,要减少用脑,拒绝手机,一心一意对付食物是正事。
二、病因
脾胃虚弱,是中医中的名词术语,包含了脾气虚、脾阳虚、脾不统血、中气下陷、胃阳虚、胃气虚、胃阴虚及脾胃虚寒等9种类型。
除了先天因素,造成脾胃虚弱的病因主要有以下三种:
1.饮食失调,饮食不规律、狼吞虎咽、常吃辛辣等。
2.劳累过度,经常熬夜、加班,工作压力大。
3.急慢性病耗伤脾胃,导致脾胃不足,运化失健。
三、病症
脾胃虚弱会影响到身体的方方面面。
1.没有食欲,浑身无力,经常感觉昏沉。嗜睡,常有流口水现象。
2.脾胃虚弱的人多是体形瘦弱。体内湿气重,舌体宽大,有白色舌苔。
3.大便不通畅,泄泻时轻时重、或时发时止,大便稀溏,可能有便秘。
4.面色萎黄,血气不足,常有脸部消瘦、缺水现象。
四、健康方道
治疗缓解脾胃虚弱时,首先要分清脾胃虚弱类型,才能精准调理。
以“健脾益气,助运化湿”为治疗原则,再辅以良好的生活习惯,调理脾胃。
五、药食同源
1、薏苡仁莲子粥
配方:薏苡仁、莲子肉(去皮心)、冰糖适量。
制法:先煎薏苡仁,继入莲子肉,待粥成后加入冰糖,作早点食用。
功效:清热利湿,健脾益胃。
2、山药扁豆糕
配方:鲜山药、扁豆、陈皮、红枣肉各适量。
制法: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,再将枣肉切碎,共和均匀后蒸糕。做早餐,每次50~克。
功效:用于脾胃虚弱,食少便溏。
3、大麦汤
配方:羊肉、草果、大麦仁各适量。
制法:羊肉切片后,与草果熬汤,过滤后用汤煮大麦仁,熬熟,加盐少许即成。滤汁后与肉同煮食之。
功效:补体虚,开胃健力。
六、预防保健
1.保持精神愉快,避免过度疲劳、忧愁、悲伤、恐怖、紧张情绪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精神创伤。
2.饭前少用脑,吃饭要专心,饭后稍休息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3.控制三餐食量,定时定量,少吃生冷辛辣油腻食物。
4.注意保暖,尤其是腹部的保暖。必要时,常在腹部戴一块棉肚兜。
5.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,适当地做内养气功,如保健操、太极拳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