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寒地冻,人体阳气下降潜藏,一口羊肉,清香可口,能温暖整个冬天。羊肉作为“冬令补虚佳品”,可以为我们带来滋补和防寒的双重作用。
冬天吃羊肉,滋补御寒羊肉药食两用,用于治疗疾病,最有名的当属东汉张仲景所著《金匮要略》一书中提到的当归生姜羊肉汤:当归三两(9克)、生姜五两(15克)、羊肉一斤(克)。上三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具有温中补虚,祛寒止痛之功效,主治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;产后腹中?痛,腹中寒疝,虚劳不足。
传统认为,羊肉味甘、性温,具有补体虚、御寒冷、益肾气、助元阳、养精血及开胃、通乳、止带等功能,主治肾虚腰疼、阳痿精衰、形瘦怕冷、病后虚寒、产后大虚或腹痛、产后出血、产后无乳或带下等。
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羊肉能暖中补虚,补中益气,开胃健身,益肾气,养胆明目,治虚劳寒冷,五劳七伤”。就是说,羊肉可以温暖脾胃、补肾气、益气血、强身健体,尤其适合体质虚寒、阳气不足引起冬季怕冷、手脚凉、腹中冷痛、易生冻疮者食用。
此外,羊#拍拍身边的烟火气息#浑身是宝。根据中医典籍记载:羊心能补心助眼;羊肝是明目的良药;羊肾能补肾气、益精髓,治耳聋、遗精、肾亏阳痿诸症;羊胃补肺气;羊血可止血祛痰;羊脊髓利血脉,益精气,泽皮毛。羊肉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克,当归10克,生姜15克,小葱、盐、白胡椒等调味品各适量。
将羊肉切成薄片,用开水稍微焯一下。将生姜切片。将焯好的羊肉片与生姜片、当归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炖煮,待羊肉煮熟后加入适量盐等调味品即成。
当归生姜羊肉汤(别名小羊肉汤),具有温中补虚,祛寒止痛之功效。
马蹄甘蔗羊肉汤鲜马蹄g,甘蔗g,当归5g,生姜6片,羊肉g,食盐和料酒适量。
羊肉洗净,切块,用开水焯十分钟后放入适量食盐、生姜片和料酒混合均匀,再腌制10分钟;鲜马蹄削皮洗净,切块;黑皮甘蔗洗净切块;当归洗净;将上述处理好的羊肉和相关食材放入砂锅,加入适量纯净水,先大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1.5小时,即可。
羊肉能暖中补虚,补中益气,开胃健身,益肾气;马蹄味甜多汁,中药称之为荸荠,能开胃解毒,消宿食,健肠胃;甘蔗清热生津,润燥和中,解毒,兼补血;当归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、润肠通便,兼可以去羊肉膻气;生姜温中散寒,同时可除去羊膻气。
本汤具有温中散寒、补益气血、生津润燥的功效,补而不燥,尤其适合岭南地区冬季手脚冰凉人群选用。
党参枸杞羊肉汤羊肉0克,党参、当归、红枣、枸杞子各20克,生姜数片。
1.羊肉洗净剁成块,党参切段、当归切片洗净,红枣、枸杞子泡透,生姜洗净切片。2.锅内加水,待水开时放入羊肉块,用中火煮去血水,捞起冲净待用,锅内热水倒掉。3.锅内重新加水,放入羊肉块、党参、当归、红枣、枸杞子、生姜片,大火煮开,然后改文火熬煮2-3小时。食用前可根据口味适当加入食盐、白糖、胡椒、料酒拌匀,加热煮沸即可。
此汤有益气补血、温中散寒、通经活络的功效。
一般人群均可食用,尤适用于气血两虚、阳虚血滞、虚劳赢瘦患者,对肾阳虚衰、气血不通所致腰膝乏力、疼痛,肢体痿痹,胃寒胃痛,久病体虚不愈的人群。
羊肉生姜小麦粥羊肉克(洗净切碎,下同)、小麦60克、生姜10克(切末),一同放砂锅加水(适量,下同)共煮成粥,食盐等调味,分早晚2次食用(下同)。
此粥助元阳、益精血、补虚劳,是病后体弱调养身体的补益佳品,最适宜于冬季滋补之用。
山药羊肉粥羊肉克、山药克(鲜品,切片)、粳米克。将羊肉加水煮至熟烂,再入山药、粳米同煮成粥,调味食用。
此粥健脾补肾、祛寒养胃,适用于身体怕冷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、腰膝酸软等症。
羊肉萝卜汤羊肉克(切小块,下同)、萝卜克(切小块)、草果两个(去皮)、甘草3克、生姜5片,一起放砂锅加水大火煮沸改小火,撇去浮沫再煮至羊肉熟烂,调味随意食用或佐餐。
此汤补中健胃、益肾壮阳,尤宜于病后体虚、腰疼怕冷、食欲不振等症。羊肉和白萝卜一起炖着吃,不仅化痰、泻火,而且还能解油腻,让营养互补。
哪些人不适合吃羊肉?羊肉虽为冬季滋补佳品,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。以下几类人最好少吃羊肉:
1、身体怕热不怕冷,精力旺盛不知道疲倦,还经常大便燥结,容易上火的人。
2、因上火引起的风热感冒、咳嗽、黄痰、牙痛、肺热、口舌生疮等人群,出现这种情况也应该忌食。
3、患有皮肤病(如湿疹、荨麻疹、痤疮等)的人也尽量少吃,否则可能会诱发某些病症,加重皮肤的过敏反应,使症状复发,甚至是加重病情。
4、平日大鱼大肉吃得过多的人,这类人血脂一般较高,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可能超标。最好少吃胆固醇含量较高的羊肉,尤其是肥羊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