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文明,烹饪的历史也是十分的悠久,在烹饪这件事情上,我们对于火候的理解,那是傲立于世界的的,所以在使用卤水香料这件事情上,自然不能与火候脱钩,这一点也是很多朋友所忽略的,很多时候这便是味道差异的关键。
比较粗略的进行区分,卤水烹饪时的火候大致可以分为三种,一种为猛火,一种为文火,一种是较为正常的火量,所以需要调节的只有猛火和文火,在实践中两种火候用于同一组香料配方,出来香气效果是有所不同的,正是因为如此,所以根据不同的火候,在配置不同香料的时候,它们使用的分量也应该有所不同的。小鸣将常用的香料梳理了一下,这些常用的香料在应对两种不同火候的时候,那么大致可以做这样的调整变动。
在使用猛火的时候,这些常用的香料是需要做出用量的上的调整的,如常用的八角、桂皮、草果、白芷、砂仁、丁香、荜菝、香砂、香果它们的用量要稍微调少些,因为它们出香速度并不算快,所以在正常炖煮卤水的时候,它们的出香程度正常,同时卤水挥发的速度也成正比,正常配置的话并不会给整体味道带来冲击,但若是猛火,那么这个平衡的比例便会被打破,所以不稍微减少些用量,那么熬制出来的卤水味道容易闷掉,一般来说建议按照10克减少1克的比例缩减。
而在使用文火的时候,所谓文火一般常见的形式如‘虾眼水’,热而不沸腾这一类,这种火候下,八角、桂皮、草果、砂仁、丁香、荜菝、辛夷、良姜、白蔻、草蔻、香菜籽、莳萝籽的用量应该稍微提升些,大致的比例和上述的相当。而小茴香、香叶、香茅、花椒、辣椒、白芷的用量则要稍微减少点,大致按照10克减少0.5克的比例即可。
所谓细节之处见真章,香料预处理的去异出香是如此,根据不同的火候调整常用配方中香料用量,其实也是此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