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读一文,叫《守株待兔后续》,蛮有意思:数年后,宋国人的孙子长大了。他有许多朋友,而且都爱吃兔肉,于是,他就买了一群兔子,把它们养起来。一日,有个朋友来他家做客,就提出想要吃兔肉,他满口答应。结果,到兔场里一看,一只兔子也没有了,他只好空着手回去,他的朋友失望极了。
失信于友,他懊恼不已。他忽然想到了他的祖先,兔子撞树。因此,他先买了许多树,栽成一片树林,然后又买了许多兔子,放养在里面,还开了个兔肉工厂,撞树的兔子,都加工成兔肉卖掉。由于都是野生兔,它的肉当然要比家养兔好吃,生意自然也好的多。那位朋友知道了他开了兔肉厂,改天,又去他家拜访他。他知道朋友来了,马上到树林子里抓了几只撞了树的兔子来招待朋友......
有个成语叫“兔起鹘落”,说是兔子只要出动,便会成会鹘类等猛禽的美食。由此可见,兔子一则是弱势动物,处于食物链的低端,另一方面,则表明了兔肉之美味可口。
说到这儿,不得不说,彬州人也好这一口兔肉。在彬州人的认识里:飞禽之肉,莫如鸽子;走兽之肉,莫如兔子。缘于经常跑动,体型小,所以,野兔肉十分紧致,全身没有一点肥肉,都是细腻的瘦肉。吃起来,即使稍微有点“柴”,但并不能影响其筋道、耐爵的口感。
野兔肉富含人类大脑和其它器官发育不可缺少的卵磷脂,有健脑益智的功效;经常食用可保护血管壁,阻止血栓形成,对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糖尿病患者有益处,并增强体质,健美肌肉,它还能保护皮肤细胞活性,维护皮肤弹性;其肉中所含的脂肪和胆固醇,低于所有其他肉类,而且脂肪又多为不饱和脂肪酸,常吃兔肉,可强身健体,但不会增肥,是肥胖患者理想的肉食,女性食之,可保持身体苗条,因此,国外妇女将兔肉称为“美容肉”;而常吃其肉,有祛病强身作用,因此,有人将其肉称为“保健肉”;其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,含有较多人体最易缺乏的赖氨酸、色氨酸,因此,常食兔肉防止有害物质沉积,让儿童健康成长,助老人延年益寿。
以往,在没有封山育林的时候,出没于山林的野兔,就成了猎人的目标,因而,作为野味,野兔肉常常被端上餐桌。
现在,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,以及数量的极度减少,野兔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,因此,人们转而食用家养的肉兔。
彬州人爱乡恋家,食用兔肉,基本上不用外来的,都是本地的。这些家养的兔子,以传统灰蓝相间为皮毛的老品种为主。这种兔子,适应环境能力强,繁殖率高,食草可以,食麦糠之类也可,比较好“养活”。饲养时,用地坑、用垒的窝、用笼子都行,也不挑地方。所以,过去家家户户都养,妇女儿童是“生力军”。兔子在贴补家用方面,是属于“羊放着,酸枣也拾着”的两不误类型。
现在,这“三瓜两枣”的收入,已“支不起牙缝”,所以,农户散养的已很少,倒是规模养殖发展了起来。这不但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,也解决了兔肉来源的难题。
家养兔,虽少了一份野味,可在彬州良厨的手中,依然被做成了各种口味,让人们吃后赞不绝口。
传统作法是五香卤兔肉或兔肉麦饭,现在,随着美食品种的丰富,川湘口味的冲激,彬州人与时俱进,开发出了各种口味的兔肉美食。如,初味飘香兔、初味红烧兔、铜锅兔、霸王兔、麻辣兔块、五香熏兔、冷吃兔、干锅兔、银耳炖兔片,大漠手撕兔,手撕棒棒兔等。
以彬州人喜食的香辣兔和兔肉麦饭为例,其做法讲究、细腻,精工出细活,精工出美食,即是不吃,也已被其过程所折服。
香辣兔是将活兔宰杀,去净皮毛内脏,剁成块装,放入水池浸泡,去净血污,下入冷水锅中,放葱结姜料酒去腥。另起锅放菜油、熟猪油,后放厨房三宝(葱姜蒜)、干尖椒、花椒、豆辨酱炒岀红油香气,再放入沥干水的兔块煸炒,烹料酒,下入几粒大料、桂皮、香叶、白扣、草果等。添入开水,加鸡精、味精、胡椒粉、生抽,以及发好的干香菇,慢火细炖,肉烂汤汁浓时放入洋葱、青红椒块,大火收汁,岀锅装盘即可。
兔肉麦饭,则是将宰杀好兔剁成块,泡水去杂物,捞岀沥净水分,盛入盆内,放姜末、葱花、十三香、姜黄(用来提色)淹入味,再泼入纯菜籽油,放干面粉适量,搅拌均匀,上笼放葱段,蒸止肉烂酥香,岀锅即可。
明代徐渭在《清凉寺云是梁武台城》一诗中云:萧梁台殿一灰飞,清明荠麦雉兔肥。虽为吊古伤时之作,但从另一个方面说,足见古人对兔肉之青睐,一般来说,兔肉最肥美、最新鲜、最耐人寻味的季节,就是清明前后,这个时候恰也是荠菜等旺盛的日子。漫山遍野的绿色,让兔子有了无忧的食物来源,也有了撒欢打泼的嬉戏乐园。所以,此时对于兔子、野鸡之类的小动物,是再好不过的惬意之时。
家做,一方面不精良,另一则比较麻烦,所以,现在要吃兔肉,彬州人都选择进馆子,而其实,在这一点上,可选的地方不少,几乎每个店都可以做。
昔者嫦娥广寒惜玉兔,今朝彬州兔香待四方!
来源:彬州人文/李建国
(有改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