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条文字眼
1、“烦躁不得眠”、“微热消渴”、“烦渴者”、“吐涎沫而癫眩”、“小便不利”。
烦躁不眠是水饮扰乱营卫;微热消渴,水饮阻碍津液上承;吐涎沫而癫眩,水饮上扰头目;小便不利,水饮阻碍膀胱气化不行。
二、组成
猪苓十八铢,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,去皮,上五味,捣为散。以白饮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,多饮暖水,汗出愈。
三、方解
本方是泽泻汤(泽泻,白术)加茯苓、猪苓、桂枝气化解表热而成。猪苓,茯苓、白术、泽泻,利水消除水饮,桂枝蒸腾气化,解表,平冲降逆。
五苓散针对三焦气化不利,水湿(饮)内停,水津不布,或兼外邪未解之病机,以淡渗利水为主,结合化气布津、解肌发汗。多饮暖水一方面助发汗解表,另一方面本方通阳化气作用,以恢复三焦膀胱气化功能。何以知三焦、膀胱气化功能恢复?仲景以“汗出愈”为观察指征,即多饮暖水后见到汗出,表明内停之水湿已除,饮入之暖水已散布全身,外达皮毛。
四、从药证理解本方
1、白术、泽泻:泽泻汤治疗心下支饮上冒引起的眩晕;
2、桂枝:温阳气化有利于化饮;
3、猪苓、茯苓:都是淡渗利水,协助泽泻汤化水饮。
五、辨证要点
1、口渴,小便不利为主症。
2、脉浮或是浮数。
3、腹诊:胃内有振水音,脐下悸。
4、舌体胖大、舌质白滑、舌苔水滑。也有舌质白,舌苔白干没有水分的。
五、病机辨证太阳太阴证。
六、加减运用
1、五苓散去桂枝则是时方的四苓散。
2、五苓散去桂枝、泽泻是猪苓散治疗呕吐,病在膈上,思饮水者。
3、五苓散去猪苓、茯苓、桂枝,是泽泻汤,治疗眩晕。
4、五苓散加人参即是时方的春泽汤。
5、五苓散加甘草等于加入苓桂术甘汤。
6、五苓散可以再加肉桂,加强气化,打成散剂时, 用肉桂代替桂枝,肉桂容易打细。
7、五苓散加椒目利水消肿。
8、五苓散加寒水石、石膏、滑石(桂苓甘露饮)太阳太阴阳明证,三石都是阳明药物,在五苓散基础上出现口干,小便短赤等。
9、五苓散加茵陈:治疗口苦,小便*。
10、五苓散加防己薏苡仁:治疗寒湿痹证,相当于加入了木防己汤(桂枝、防己、薏苡仁)。
11、五苓散加小茴香、川楝子:治疗疝气疼痛。
12、五苓散加禹攻散:治疗水湿腰痛有效果(小香,黑丑(炒))。
13、五苓散加阿胶相当于五苓散加猪苓汤:治疗小便不利尿路感染或是烦躁不眠。
14、五苓散加*芪:益气减肥。
15、五苓散加石膏、*连:治疗舌头病。
12、五苓散加牛膝、车前仁:明目。
13、五苓散加麻*:减肥或是兴阳或是治疗闭经。
14、五苓散加葛根、川芎:治疗心脑血管疾病。
15、五苓散加干姜、附子:治疗五苓散伴有更加虚寒水饮和阳气不足。
七、合方运用
1、小柴胡汤加五苓散为柴苓汤:治疗肾脏疾病,肿瘤疾病;
2、五苓散加茵陈汤:治疗肝胆疾病;
3、五苓散加真武汤或是加麻*附子细辛:治疗心衰水肿;
5、小青龙加五苓散:治疗咳喘水肿等心肺疾病;
6、五苓散加当归芍药散:治疗血虚水饮;
7、厚朴草果汤加五苓散:治疗中焦寒湿重症;
8、五苓散加滑石甘草 :治疗小便淋漓:
9、五苓散加真武汤、防己*芪汤:治疗心衰水肿;
10、五苓散加四逆汤:太阴少阴水肿。
11、五苓散加猪苓汤或是五苓散加四逆散:治疗尿路感染。
12、半夏厚朴汤加五苓散是半夏厚朴汤证的基础上出现水饮,舌苔白,舌苔水滑,脉弦滑,这样的病症在女性上表现多。
13、小柴胡汤加四物汤加五苓散(小四五汤):治疗肾炎水肿。
八、临床运用
①小便不利,小便过利,②不渴,消渴,③多尿,少尿,④癫眩,⑤多汗,⑥水肿,⑦腹胀,水泻,⑧眼睛干,⑨水疝,⑩偏头痛,?小儿流涎,?三叉神经痛,?晕车、晕船,?治疗肿瘤,?保肝,?减肥,?明目,?湿疹,水痘等皮肤病,?小儿水疝,21耳鸣,22手足多汗,23心悸。
九、类方鉴别
1、真武汤治疗水肿,是少阴虚寒水肿,四肢厥冷,脉沉细。
2、越婢汤是太阳阳明湿热引起的风水证水肿,口苦,舌苔*腻。
3、防己*芪汤治疗的水肿是太阳太阴水肿,*芪体质,怕风,出汗多,疲倦乏力。
4、茯苓甘草汤:是苓桂术甘汤,白术换成生姜,生姜止呕,发散水湿,治疗心饮在心下引起的悸动,不渴;五苓散的水饮可以停在全身任何部位,同时伴口渴。
5、白虎加人参汤:治疗口渴是阳明内热伤津,没有表证,伴有烦躁,喜欢大量饮水。
6、肾气丸:口渴,少腹不仁,浮肿,腰痛。
7、栝楼瞿麦丸:口渴,上热口渴,下寒手足冷,脉沉细。
8、猪苓汤:口渴,水热互结的口渴,舌红苔红或薄*。
十、运用注意事项:
1、本方泽泻必须大于所有药物。
2、本方煎煮可以,效果 为散剂。
3、以白饮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,多饮暖水,汗出愈。米汤水冲服好,多饮温水滋生胃液,津液强则有利于发汗,汗出愈,这就说明了本方起作用机理本方也属于广汗剂。
4、津液丢失者不能用本方利水(从猪苓汤感悟出来)。
5、虚寒重可以用肉桂代替桂枝,打粉剂 用肉桂,容易打成粉,容易吸收。
1、顽固头痛(肾炎性、高血压性)与五苓散
一位41岁妇女,10年来患慢性胃炎,有显著的蛋白尿。血压/mmHg。其高血压和蛋白尿久治无效。患者健康状态一般还好,但苦于顽固性头痛,肩凝和心下痞满。对此患者连续试用了八物降下汤、大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,但是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皆不见好转。而且患者主诉头痛更加剧烈起来,常常卧床不起。太阳穴处和后头部疼痛更甚。对此剧烈头痛投于两剂五苓散各2.0克,结果头痛大为减轻,患者心情转佳。因用五苓散治好10年来的头痛,故患者高兴异常,像是又获得了新生。可是经查,尿中之蛋白仍是强阳性,血压亦停留在/mmHg,至今已服药3年,但尚未停药。然而,尽管如此,用五苓散还是把病人从过去长期头痛的痛苦中解脱了出来。
选自《汉方诊疗百话摘编》矢数道明(日)
2、邓文斌医案:五苓散治疗头痛高血压
谢某,女,30岁,四川绵阳涪城区人,年3月5日初诊。
血压升高伴剧烈头痛一周,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caoguoa.com/sjfb/1123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