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有些菜是我们自己在家做不出来的,但是又觉得非常嘴馋,这时候该怎么办呢?小编我自己就会选择下馆子搓一顿啦。毕竟餐馆的火候啊、厨师的技艺啊,都是与我们家常菜有很大不同的。有些需要老卤、挂浆的菜,或者材料比较复杂的菜,只能到餐馆里才能享享口福了。
曾经有一次工作原因出差到广西梧州,两种食物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:梧州双钱龟苓膏和梧州纸包鸡。当时看到我就非常好奇,平常吃的都是粤式纸包鸡,那这梧州纸包鸡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?后来忍不住好奇,还是邀友人一同前往一探究竟。最初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小碟,一块酱色小油纸包坐在里面。朋友从未吃过纸包鸡,对这样一包油纸感到一头雾水,不知从何下手,可是对它既好奇又期待。直到服务员教她用筷子在纸包上轻划十字切口,一股浓郁芳香随之扑鼻而来。平时吃不得油腻的她也忍不住连连吸这猛地冒出来的香味,还没有把肉吃到口就已经大呼满足了呢。
梧州纸包鸡,已经流传了几个世纪,在广西菜中有很高的等级。年9月,它还被评为“中国菜”之广西十大经典名菜,不仅如此,它也被称为“中国一绝”长达几个世纪。那它的独特之处到底是什么呢?这里面也有一段历史故事呢。在清代的时候啊,在广西梧州北山脚下有一个雅致的花园,叫同园。梧州纸包鸡,始创于梧州,距今已有90多年的烹制历史。这园林深处有家专为豪门享乐聚会的“翠环楼”,掌厨的是一位桂林籍黄姓师傅。他发现食客们对鸡的炒、蒸、煎、炸等各种食法已厌腻。为了让生意继续下去,他经过冥思苦想做出一道纸炸鸡。这种炸鸡选料考究,制作精细。选用一公斤重的地道“三黄鸡”,宰杀煺毛后,吊干水分,只取鸡腿和翼翅四件,用姜汁、蒜蓉、香麻油、白糖、汾酒,加入广西特产的八角和陈皮、草果、大小茴香、红谷米、五香粉、古月粉配成调料。鸡块浸料后,用炸过的“玉口纸”包成荷叶状,立即下锅以大火炸至纸包鸡浮上,油面呈棕褐色。拿到席上后,当众解开,香气瞬间弥漫在整个房子里。宾客们无不表示赞叹,从此,梧州同园“翠环楼”纸包鸡的名声日渐大振。后来,据说广东军事家陈济棠曾在广州举办了一个宴会来招待客人,他还特地派人飞往梧州,就为了买这纸包鸡。年,黄师傅手下一名叫宫华的徒弟从“翠环楼”转到“西楼”掌厨。他按照黄师傅的做法烹制纸包鸡上市,并在刀工、技艺、火候等方面进行改进,除头、颈、脚以外,整个鸡都切成梳形块用上,无论大小宴席,皆作为第一道菜上席,博得两广食客的好评。时间来到民国五年,也就是年,粤西楼在梧州创立,以纸包鸡作为酒楼的招牌菜,粤西楼逐渐就成为了岭南饮食业中的“金漆招牌”,名扬海内外,社会上流传着“食在岭南,不能不尝纸包鸡”的说法。
相比于常吃的猪肉,我还是比较推荐大家吃鸡肉的。猪肉中的脂肪含量太高了,而且相比于鸡肉较难消化。而鸡肉富含维生素C、E等,蛋白质的含量和种类都比较多,而且消化率也较高,利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,还含有对于人体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的磷脂类。在冬季多吃些鸡肉可以改善畏寒怕冷、乏力疲惫的状况。我们中医还认为,鸡肉有温中益气、补虚填精、健脾胃、强筋骨、活血脉的作用。
吃过纸包鸡,我提议再去尝尝这梧州的龟苓膏。最初接触龟苓膏,还是拿它当做零食来吃的。龟苓膏呈黑色,微带透明,吃起来有种果冻的口感,以龟(去内脏)、地黄、土茯苓、绵茵陈、金银花、甘草、火麻仁为原材料,说是一种甜品或零食,实则是中药呢。龟苓膏性凉,味甘,有滋阴润燥,降火除烦,清利湿热,凉血解毒的功效,尝尝用于虚火烦燥,口舌生疮,津亏便秘,热淋白浊,赤白带下,皮肤骚痒,疖肿疮疡。它由多味中草药熬制而成,很早以前就被人们当作药膳来食用。经常服用可以去火,祛湿去热。特别是一些患有嗓子疼、痔疮、痱子等病症的患者,在平时适量的吃一点龟苓膏,可以达到非常有效的改善作用。对于体内湿气太多的人,也可以吃多一点。就比如说广东地区多雨潮湿,冬暖夏热,吃龟苓膏可以清热解毒、除湿去热。北方虽然没有南方的潮湿和炎热,但煎炸或辣的东西很多,上火了,适当地吃些龟苓膏,有利于消除人体内的积热,解除因气候变化引起的喉咙疼痛、感冒等疾病。又是因为它性凉,又含有多种中药成分,可以排毒,清除体内毒素,促进新陈代谢,养颜护肤,预防皮肤干燥老化、青春痘。现代营养学研究还发现呢,龟苓膏中含有多种活性多糖和氨基酸,具有低热量、低脂肪、低胆固醇的特点,是可以够调节血脂和血糖的。如果是减肥的人群也可以吃一些啦,不要担心会发胖呢。可能有些人会觉得龟苓膏的味道难以接受,这时可以在里面放一些蜂蜜、牛奶或者炼奶来中和里面的苦味,这样口感和味道都会有提升的啦。
相对于现在这种季节,龟苓膏还是比较适合在夏天时吃的。作为零食的话,普通人两三天吃一碗即可,上火的人可以经常吃一点。不过要注意,龟苓膏也属于凉性食物,不能天天吃。吃太多,会引起腹泻的。痛经、宫寒的人,也要尽量少吃哦。
#恒星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