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传早在清朝时期,鲁地悄悄流行起了一种猪肉的新吃法:其肉多选用肥瘦相间的精五花,一斤切数块,用蒲草捆成一把,浸在酱油中,大火开锅小火慢炖,直至猪肉入口即化,唇齿生香。这就是如今的鲁菜名吃——把子肉的由来。
上乘的把子肉,一定是肥而不腻、瘦而不柴的。虽然浓油赤酱,但口感绝对不咸;虽然做法简单,但肉香醇厚突出。就单单取两勺汁香味浓的汤汁,都能让人多扒两碗饭。
今天阿清给大家带来的,就是这一款光听名字就忍不住让人流口水的家庭版把子肉教程。大家记得点赞收藏,今年的年夜饭必须要有它!
话不多说,直接上干货。
一:准备食材
肥瘦相间的带皮五花肉克、鸡蛋四五枚、青椒三五根。
所需香料:葱姜、干辣椒、花椒3克、八角3颗、桂皮1块、小茴香1克、香叶2片、丁香1颗、白芷1片、陈皮1块、草果半颗去籽。生抽20克、蚝油20克,冰糖10克、老抽10克、黄酒10克。
二:详细做法:
1:五花肉先用喷枪把猪皮喷烤一遍,没有的话可以皮朝下放锅里摩擦干灼,这一步主要就是去除猪肉的腥臊味和残留的根毛。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十分钟,用钢丝球洗刷干净。
2:清洗干净的五花肉切成1厘米厚10厘米长的肉片,温水浸泡10分钟去腥。不需要焯水。
3:青椒放油锅里炕一下,变软盛出。鸡蛋煮熟剥皮放油锅煎出虎皮状,盛出备用。
4:锅中烧油,下入五花肉煎出油脂,直至两面金黄后捞出备用。
5:锅里留底油,先下入葱姜、干辣椒爆香,再放入生抽、老抽烹香,然后加适量开水和香料(开水以没过食材为准),放入五花肉,加入蚝油、冰糖提鲜,最后加入黄酒,猛火煮开后改为小火慢炖60分钟左右。
6:炖煮40分钟时加入鸡蛋,临出锅前五分钟下入青椒。
注意事项:
1:猪肉是不需要焯水的,现在猪的生长期限太短,焯水容易使本身为数不多的鲜味流失,也会使肉提前软烂。
2:香料的用量不可过多,把子肉本身突出的应该是肉香,香料只可起到辅助作用,不可喧宾夺主。
3:全程不需要加盐,全靠酱油、冰糖、黄酒烹调入味。
4:炖煮最好用砂锅,铁锅容易产生铁腥味。
5:还可以配一些其他爱吃的菜一起炖煮,比如黄花菜、豆腐干、鸡腿、干豆角等,按自己口味添加。但豆制品最好先把肉捞出后再放入,因为豆腥味会破坏掉把子肉本身的肉香。
家里有老人或者小朋友的,在炖肉的时候可以加一些干荷叶在锅里,所谓“鱼生火、肉生痰”,荷叶清爽解腻并且清痰,可以中和把子肉的厚重口感,并更添一种植物的清香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,下次还想学什么菜?评论区告诉阿清哦。
我是阿清,一个涉足餐饮十多年的小厨娘;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caoguoa.com/cwgj/1623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