盈江“短中长一体”产业布局撑起致富路
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,没有产业支撑的扶贫是无源之水、无根之木,要想保障群众真正脱贫、不返贫,必须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。”云南盈江税务部门挂钩盏西镇合作村、新城乡邦瓦村、新城村脱贫攻坚以来,紧扣做大做强产业支撑这一关键,准发展所需、群众所盼、民心所愿,按照“短、中、长三期一体”思路,立足当下,着眼长远,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,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,确保贫困群众“摘走帽子,稳住收入,过上小康”。
盈江“短中长一体”产业布局撑起致富路
立竿见影,短期种养增收入。面对三个挂钩村发展基础薄弱、群众发展意愿不强等实情,盈江税务部门从发展集体经济入手,从有限的行*经费中挤出10万元,购买头土山羊给村集体做“引子”,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,有力带动了村民养殖致富的热情;教育引导、培训当地村民做好种母牛、肉牛养殖,基本实现了三年增两头的目标;发展好水稻、坚果、核桃、草果等基础产业,引进百香果、姬松茸、蚕桑种植,所帮扶的盏西镇合作村,家家户户种植了坚果、核桃、草果等产业,将原来的荒山变成了能够带来持续收入的“绿色银行”;邦瓦村发展甘蔗种植亩、坚果亩、草果亩,引进玫瑰茄产业,种植面积达亩;新城村的蚕桑养殖初具规模,每亩蚕桑能够带来元至元的收入。
盈江“短中长一体”产业布局撑起致富路
有备无患,中期发展稳得住。有了短期产业布局,仍然要下一番苦工夫,深挖挂钩村产业发展潜力,不断提升村民收入。盈江税务部门按照“每户一个科技明白人,每组一个合作社,每村一个支柱产业”的“三个一”思路,因户施策,因村施策,统筹做好中期规划。邀请县农业、林业部门技术员帮助开展、生猪肉牛养殖,坚果、甘蔗等种养技术的培训多人次,培育致富带头人,助力发展产业余户,有力提升了种养产业科技含量;采取“合作社+村委会+农户”模式,引导成立专业合作社,目前,合作村、新城村、邦瓦村已成立草果、养羊、坚果、杨蚕等14个专业合作社,带动余户增收;在积极与全县农产品加工实体企业沟通协作积极,保持稳定销售渠道的同时,拓展网店、微商、网络直播平台销售渠道,让群众的辛勤付出及时变现。
盈江“短中长一体”产业布局撑起致富路
深谋远虑,长期规划勤致富。条条大路通小康,多一致富条路,就多一分告别贫困的保障。盈江税务部门确立“宜农则农、宜工则工、宜商则商”的帮扶思路,采取产业扶持与技能培训相结合、劳务输出与社会保障相结合,帮助联系招工企业,鼓励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外出经商或打工,拓宽增收致富渠道;强化劳动技能培训,组织开展了家*、保育、挖掘机、厨师、电焊工、乡村旅游等技能的培训,让村民开阔了眼界、提升了技能,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力外出打工、经商,一个月就能赚到元至元的务工收入,一人打工就带动全家脱贫,实现了“家里产业不荒废,出去务工能增收”的双重保障。
云南网通讯员余国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