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草果 > 草果入药 > 正文 > 正文

观经四帖疏讲记29有声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2/5/28 15:57:51
北京 的白癜风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

今天接上次说的赞颂。

又赞云:

弥陀净国,宝树众多。

四面垂条,天衣挂绕。

宝云含盖,化鸟连声。

旋转临空奏,法音由人会。

他方圣众,听响以开心。

本国能人,见形而取悟。

这是说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里,有无量无边的宝树成行,每一棵宝树的四面垂着枝条,无量的天衣悬挂绕在枝条上面。上端又有宝云含盖,所化的鸟昼夜六时法音连绵不断,都是旋转临空演奏着法音,传出的法音,人人都能领会到法义。

他方世界来的圣众,一听到法音就能心开意解。那么极乐世界本国的人呢?一见到妙色的情形,就能取悟无生忍了。

再往下:

五、从“妙真珠网”下,至“色中上者”已来,正明树上空里庄严相。即有其七:

这是第五句、从“妙真珠网,弥覆树上。一一树上,有七重网。一一网间,有五百亿妙华宫殿,如梵王宫。诸天童子,自然在中。一一童子,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,以为璎珞。其摩尼光,照百由旬,犹如和合百亿日月,不可具名。众宝间错,色中上者”这段,是说明宝树上和虚空里的庄严妙相,那么这段文呢!以七点来说明。

一、明珠网临空覆树;

就是有珍珠罗网在虚空中覆盖着宝树。

二、明网有多重;

说明有七重罗网了。

三、明宫殿多少;

说明在一一罗网之间有五百亿座妙华宫殿,如大梵天宫一样庄严。这是比喻,但要超过梵宫无量的妙。大梵王的天宫是有漏的,有生住异灭,极乐世界是无漏心所成的,没有生住异灭,所以大梵宫不能比。这只是比喻说。

四、明一一宫内多诸童子;

是说明在每一座宫殿里,有很多显现的诸天童子了。

五、明童子身服珠璎珞。

是说明童子都身披服摩尼珠宝璎珞。

六、明璎珞光照远近;

这是说明童子身上五百亿的摩尼宝珠都会放出光明,光照一百由旬了。

七、明光超上色。

是说放出来的光明非常超胜,是光色中的最上等了。

再看第六句:

六、从“此诸宝树”下,至“有七宝果”已来,明其林树虽多,而无杂乱。华实开时,不从内出。斯乃法藏因深,致使自然而有。

第六句、从“此诸宝树,行行相当,叶叶相次。于众叶间,生诸妙华。华上自然有七宝果”这段文,是说明极乐世界里的林树虽然多,但行行相直,树树等齐,叶叶相当,没有丝毫的杂乱了。宝树的花果开放时,不是从里面长出来的。这都是蒙法藏比丘在因地悲心愿力极深的原因了,使得它自然就会有。看我们现在住的这个世界里,由于众生的共业,感召器世间里的花果树木乃至药材,都不行了。花果不管是颜色,还是甜蜜度,都没有小时候的好吃,好看了。

如今水果都是色素、催熟剂、甜蜜素打出来的,因为它不甜了,颜色不好看了,所以发明这些东西喷洒,但好吃吗?远不如以前的好吃了。

中药材也是,看过去药方子的份量,都是五钱、六钱的量,现在的药开的量简直吓死人,五十克、六十克的吃,而且还没有效果,都当饭吃的量了,还没效果。这是众生的共业感召器世间里的东西,都不怎么好了,感召的花草树叶都像刀剑一样锋利,不小心碰到了,就会把皮肉割伤了。

现在喝的水也是,苦涩而且里面的气味还熏人。佛在世时恒河里的水,都比我们现在最上等的乳酪味还要好。玄奘大师去印度求学的时候,恒河里的水还有一股乳酪味,现在的恒河就跟臭水沟子一样了,又脏又臭。

这是众生的恶业感召的,而且还逃不掉,大家都得吃,因为整个世间都是这样的东西了,你不想吃还不行。

极乐世界里的万物,都是法藏比丘在因地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大愿,愿愿都是悲心恳切利益众生,所以是无漏心业所显现出来的世界,极为妙庄严。没有生死轮回的痛苦,永绝生死轮回,所以我们要希求往生去净土成佛,从娑婆世界转到极乐世界的教法中去得解脱了。

:

七、从“一一树叶”下,至“宛转叶间”已来,正明华叶色相不同。即有其五:

第七句,从“一一树叶,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。其叶千色,有百种画,如天璎珞。有众妙华,作阎浮檀金色。如旋火轮,宛转叶间”,这一段经文,是说明花叶色相不同的差别,以五点来说明。

一、明叶量大小等无差别;

是说明树叶大小的量都是一样没有差别的,长宽有二十五由旬。由旬有大由旬,有小由旬,大由旬是八十里,小由旬是四十里。如果按大由旬来算的话,极乐世界里的宝树一片叶子的长宽度,有两千里那么大。

二、明叶出光色多少;

这是说明叶子发出有多少光色,上面有一千种妙色。

三、明恐疑不识,借喻以显,如天璎珞;

这是说明恐怕还有不了解的,就借譬喻来显明,就像天宫里的璎珞一样,来说明叶片上面有百种微妙的图画,如天人的璎珞了。这是比喻。

四、明叶有妙华,色比天金,相喻火轮;

这是说明在叶片上面有很多妙花,它的颜色好比阎浮檀金色,如旋火轮,用旋转的火轮来比喻它的形相了。

五、明迭相显照,宛转叶间。

这是说明花和花之间互相显照,宛转于树叶之间。树叶之间有众多的妙花,就像旋火轮,颜色像阎浮檀金色,互相的显照,在树叶之间宛转着。

八、从“涌生诸果”下,至“亦于中现”已来,正明果有不思议德用之相。即有其五:

第八句、从“涌生诸果,如帝释瓶。有大光明,化成幢幡无量宝盖。是宝盖中,映现三千大千世界,一切佛事。十方佛国,亦于中现”,这段经文,是说明宝树生出来的果有不可思议德用的妙相,也就是果有不可思议的功用了,这段以五点来说明。

一、明宝果生时自然涌出;

这是说明宝树的果是自然涌出来的,这都是无漏心业自然现显的。

二、明借喻以标果相;

这是借比喻来表达果的相状,像帝释天的宝瓶一样了。

三、明果有神光化成旛盖;

说明果能发出神光,光明化成幢幡、宝盖。

四、明宝盖圆明,内现三千之界,依正二严种种相现;

说明宝盖的圆明,在宝盖的圆明内,能映现出三千大千世界依正二庄严的种种相了。

五、明十方净土普现盖中,彼国人天无不睹见。

是说十方诸佛的净土,都能在宝盖中显现出来,诸佛净土里的天人都能亲眼看见。

极乐世界真是太微妙了,这个情形有点像看电视一样,但娑婆世界看电视,是看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酒,闻种种恶苦声。那么极乐世界里看宝盖中显诸佛净土,是闻妙法音,观诸佛菩萨的尊容,增长慈悲菩提心,永离生死轮回苦了。所以就是妙,只能用妙来形容了。

又此树量弥高,纵广弥阔。华果众多,神变非一。一一树既然,遍满彼国所有诸树之果众多,尽皆如此。应知。一切行者,行住坐卧,常作此想。

又这些宝树的量越高,宽广度就越阔。树上自然显现众多的花果,花果上面出现的各种神变,每一棵树都是一样的,遍满极乐世界里所有宝树众多的妙果,每一个都是一样,具有不可思议的德用。

所以应该要知道都是平等一相。那么一切观想念佛行者于行、住、坐、卧中,应当要常作这样的观想。

九、从“见此树已”下,至“分明”已来,辩观成相。即有其三;

第九句,从“见此树已,亦当次 一观之。观见树茎枝叶华果,皆令分明”,这段文,是说辨明观想成就的相状,有三点来说明。

一、明结观成相;

是说明总结观想成就的相状了。

二、明次第观之,不得杂乱;

说明观想必须要一一次第作观想,不能有杂乱的观想了。

三、明一一起心住境:先观树根,次想茎枝乃至华果,次想网宫,次想童子璎珞,次想叶量华果光色,次想旛盖广现佛事。既能一一次第观之者,无不明了也。

这是说明观想,要一一次第起心住在观想境上:先观树根,次想树茎、树叶乃至花、果,接着又想树上的七重罗网和罗网中的五百亿宫殿。

再想宫殿里的童子,身上披着璎珞服。再想叶片的量大小,上面的花果光色。再想光化成的幢幡宝盖,宝盖里显现的广大佛行事业。能够这样一一次第的观想,一一细节都会明了的显现。

十、从“是为”已下,总结。斯乃宝树连晖,网帘空殿,华分千色,果现他方。(华分,口误)

第十句、从“是为树想,名第四观”。这句,是总结观名。后面赞颂,宝树是无漏心业显现的光明体,宝树行行整齐相连没有差别相,在宝树上有七重罗网,罗网之间有庄严的宫殿。

花上面有千种的光色,美妙绝伦。花果中发出神光化现宝盖,从宝盖中显现十方诸佛净土里的诸佛菩萨利益众生的事业了。

上来虽有十句不同,广明宝树观竟。

以上虽有说到十句不同,但广说明了宝树观的次第修学到此为止了。

那么下面接着看第五观了。

次当想水。欲想水者,极乐国土,有八池水。一一池水,七宝所成。其宝柔软,从如意珠王生。分为十四支。一一支,作七宝妙色。*金为渠。渠下皆以杂色金刚,以为底沙。一一水中,有六十亿七宝莲华。一一莲华,团圆正等十二由旬。

其摩尼水,流注华间,寻树上下。其声微妙,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,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。

如意珠王,涌出金色微妙光明。其光化为百宝色鸟。和鸣哀雅,常赞念佛念法念僧。是为八功德水想,名第五观。

这是说宝池想观。先要想水,想极乐世界里的八功德池水,每一个宝池里的水都是七宝合成的。

宝的性质很柔软,从如意珠王里出生的,宝池里的水分成十四支,每一支都是作七宝妙色,*金为水渠道,渠道下都是杂色的金刚作为底沙。这就是《阿弥陀经》里说的“金沙布地”了。

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花,每一朵莲花都是方圆十二由旬。这些如意珠王水,流注在花间,循着宝树往上流,又往下流。极乐世界里的水可以往高处流动,无不自在,而且这个流水声都是很微妙的,传出微妙的法音,演说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、诸波罗蜜,又赞叹诸佛相好庄严。

如意珠王又涌出金色微妙的光明,光明又化为百宝色鸟。百宝鸟以和雅音、演唱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正道分,闻到法音的人常赞叹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。这就是八功德水想,是为第五观了。

下面再看祖师的解释。

五、就宝池观中,亦先举,次辨,后结。即有其七;

在宝池观中,也是先举出名目,再辨明观相, 作总结,那么这段经文祖师分为七句来一一解释。

一、从“次当想水”已下,总举观名,即是牒前生后。此明宝树虽精,若无池水,亦未名好。一为不空世界。二为庄严依报。为斯义故,有此池渠观也。

句、从“次当想水,欲想水者。”这句,是总为举出这一观的名,是承前启后。这是说明,虽然宝树非常精妙,如果没有池水,也谈不上好。

一、是为不空世界。显示整个净土妙有庄严了,一一具足。

二、是为庄严依报世界。以此意义的缘故,才有池渠观了。

二、从“极乐国土”下,至“如意珠王生”已来,正明池数,并辨出处,即有其五:

第二句、从“极乐国土,有八池水。一一池水,七宝所成。其宝柔软,从如意珠王生”,这一段文,是说明宝池的数量,并辨明池水的出处,以五点说明。

一、明标指所归之国;

这是指明所归向的极乐国度。

二、明池有八数之名;

这是指明宝池的数量有八名,即八功德池水。

三、明一一池水七宝所成,正由宝珠映彻涌出八德之水,其体即是七宝,故名宝水也;

这是说明每一个宝池里的水,都是由七宝合成的,这些水是由如意珠王内外映彻,涌出具有八种功德的水,水的体性是七宝,所以称名为宝水了。

四、明虽是七宝,体性柔软;

虽然是七宝,但它的体性是柔软的。不像我们这个世界里的珠宝,它的体性是坚硬的。

五、明八池之水,皆从如意宝中出,即名如意水。

这八池里的水都是从如意珠王中生出来的,因此也称为如意摩尼宝水了。

再往下看:

此水即有八种之德:一者清净润泽,即是色入摄;二者不臭,即是香入摄;三者轻、四者冷、五者软,即是触入摄。六者美,是味入摄;七者饮时调适、八者饮已无患,是法入摄。此八德之义,已在弥陀义中广说竟。

这里是说水的妙德了,为什么说是宝水呢?因为它有八种功德,所以叫八功德水。哪八种呢?

是清净润泽,就是它的颜色非常清净、光泽,没有任何污染。这是色上的功德。

第二是不臭,这个水闻的时候非常芳香,能清除尘垢。这是香上的功德。

第三是轻。

第四是冷。

第五是软。就是身体接触的时候,它很轻,又很清凉,又很柔软的。

这三个是触入上的功德。

第六是美,就是水的味道甘美,舌根触到的时候,非常甘甜。这是味上的功德。

第七是饮时调适。

第八是饮后没有过患。就是喝这种水,不但身心愉悦,还可以止渴、去饿。喝了这水没有任何过患,在水中沐浴,能增长善根。

这两个是法上的功德了。

那么这八功德的含义,在《弥陀经义》里面已经广说了。

下面又赞云:

极乐庄严安养国,

八德宝池流遍满。

四岸含晖间七宝,

水色分明映宝光。

这里又以偈颂来赞叹了。极乐世界庄严是个安养圣种的国土,八功德的宝池水遍满了国中,池渠四岸都是以妙宝合成的,发出光明,水色清净分明,映出宝光了。

体性柔软无坚触,

菩萨徐行散宝香。

宝香宝云成宝盖,

宝盖临空覆宝幢。

宝幢严仪围宝殿,

宝殿宝铃垂珠网。

宝网宝乐千重转,

随机赞叹宝宫楼。

宝水的体性柔软没有坚硬的触觉。菩萨徐步在岸上行走,四周散发着宝香,宝香在空中结成宝云宝盖,宝盖在临空中覆盖着宝幢,宝幢严饰围绕着宝殿,宝殿中又有宝铃垂在宝罗网上。宝网上的宝铃发出的宝乐千重转,随着众生的心发出赞叹宝宫楼阁的法音。为什么赞叹宝楼阁呢?因为里面有佛在说法了。

一一宫楼有佛会,

恒沙圣众坐思量。

愿此有缘常忆念,

舍命同生彼法堂。

一一宝宫楼阁里都有佛说法的法会,一一法会里有恒河沙数的圣众,在端坐思量法义。愿诸有缘者常忆念极乐世界,尽寿舍报后共同往生到极乐世界,于法堂中亲自听佛的妙音说法,悟无生法忍了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caoguoa.com/csjg/11926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草果版权所有



冀ICP备2021026504号-7
现在时间: